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故事】毛猴儿世家荣慧生、荣容:创意微缩世界,白描百态人生

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-09-17

这是海淀·故事第632篇文章



莎士比亚说过,世界是一个戏台。中国也有句老话,人生如戏。如果这话没错,人生就是一台台戏,嬉笑怒骂、悲欢离合,有了这些故事,才有了历史,有了智慧,有了传承。中国才从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,生生不息地活过来。



毛猴儿大师荣慧生的作品《茶馆儿》


“它们不是猴儿,是人!每个毛猴儿作品讲得都是人的故事,有喜有怒,有苦也有乐。”


毛猴儿大师荣慧生,从第一眼看到毛猴儿时,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,也喜欢去琢磨毛猴儿作品背后的故事。



1

   带着中药味儿的毛猴儿




将毛猴儿藏在葫芦里是荣慧生的巧思

毛猴儿起始于二百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,传说是诞生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一家名为“南庆仁堂”的药铺。


一天,店中一个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账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,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。到了晚上,他生气又无聊地摆弄着药材,看到蝉蜕时,突然心中一动,便决定用中药材做出一个"账房先生"。他用辛夷做躯干,用蝉蜕的鼻子做脑袋,前腿做下肢,后腿做上肢,用白芨一粘,一个像人又像猴的小玩意儿便出现了。拿给伙计们一看,大家都说像极了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。小伙计觉得很开心,算是出了一口气。


就这样,在无意间,世上第一个毛猴儿诞生了。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,逐渐形成一种北京独有的民间工艺,也是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写照。


毛猴儿的原材料——蝉蜕和辛夷

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这样描述毛猴儿:“半寸猢狲献京都,维妙维肖绘习俗。白描细微创新意,二味饮片胜玑珠。”毛猴儿周身的原料都是中草药,传统的原料是辛夷、蝉蜕、白芨和木通。带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道。


而毛猴儿艺人创造的故事大都是从身边的生活中取材,可以歌颂真善美,亦可针砭假恶丑。老北京骨子里都有一种强烈的政治觉悟,和勇于自嘲的幽默型智慧。毛猴儿也继承了老北京人的性格,三、四厘米高的小物件儿里面,蕴藏着民俗、人文、历史和价值观。


毛猴儿曾经是北京小孩儿最抢手的玩具之一,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,这种老玩意儿几乎已经在北京城里消失了,“现在北京做毛猴儿的人,大概只有十几位了。” 荣慧生说。像其他非遗的手工艺一样,毛猴儿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。


毛猴儿


2

不忘传统手艺,创造新式传承



毛猴儿的婚礼



上世纪七十年代,荣慧生在四季青手工艺厂做象牙雕刻,但随着象牙材质的禁用,这个行业便凋零了。之后,他学过风筝,做过锅炉工。在2004年,一次偶然的游览中,他第一次与毛猴儿相遇了。“我看到毛猴儿,觉得这种小玩意儿特别有意思,”荣慧生家里恰巧有辛夷和蝉蜕两味中药,“回家就试着做了一个”。他说,这或许就是缘分,从这个毛猴儿“诞生”起,他的生活里,就再也不能没有这个小玩意儿了。


有多年雕刻功底的荣慧生,很快就找到了制作毛猴儿的诀窍。他到处参观有毛猴儿艺术的庙会、展览,到处学习,也常常碰壁。“没有人愿意告诉你怎么做毛猴儿,就拿胶来说,我试过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种类,最后还是觉得乳胶是最合适的。乳胶干了以后是透明的,但是粘合的时间需要很长。”


一边碰壁,一边摸索,荣慧生做的毛猴儿越来越鲜活,越来越有趣,他的生活似乎也由此时开始有了光。


从零开始制作一只毛猴儿需要一天时间



在2009年的大年初一,荣慧生在新闻里看到西城区的室内庙会里有毛猴儿,就照例直奔过去。在那里,他碰到了毛猴儿大师任文仲先生。“我在那儿跟老爷子聊了一下午,特别投缘,”任老没有徒弟,荣慧生没有师父,两人一拍即合,初三就拜了师父。


“我在师父那里学到了传统的毛猴儿制作方法,但我们俩也钻研着创新,毛猴儿本来就是个与时俱进的艺术。” 


毛猴儿大概只有3、4厘米那么大,制作一只小小的毛猴儿,从收集原材料,到清洗、晾晒、拣选、防腐等等,需要几十道工序,每次粘合一个零件都需要等待胶变干,从零开始制作一只完整的毛猴儿,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。有很多艺术品都是因为时间和思想而珍贵,毛猴儿也是其中之一。


荣慧生制作的女毛猴儿



传统的毛猴儿,头直接粘在身子上,而荣慧生制作毛猴儿时,特别留下了辛夷的一点点枝,做成脖子,“有了脖子,毛猴儿不但变得更好看了,而且可以制作的姿态也更多了,头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。”


师徒俩还第一次做出了身材凹凸有致的女毛猴儿,“以前都是用头饰来区别男女,后来我们研究着用蝉蜕的眼睛做胸,然后把那些废弃不能用的辛夷,剪下毛贴在身体上。”一个活灵活现的女毛猴儿就这么诞生了。


荣慧生制作的毛猴儿活灵活现,道具也件件逼真,成为毛猴儿大师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位,从而获得了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。




3

一项变废为宝的艺术



荣慧生获得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



《红楼梦》中,薛宝钗曾经说过一种中药冷香丸的做法,“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,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,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,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……”。这药之珍贵,就在于要用到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不同材质,可能很难想象,毛猴儿和冷香丸有什么关联,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毛猴儿的材料。



输12



输入


蝉蜕属于夏天,但辛夷却属于冬天,这两种原材料长成便需要一个四季的时间。“蝉蜕一共有四种大小,大小不同,适合做不同种类的毛猴儿。从药店买来的蝉蜕,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少是我能用的。所以,每到夏天,我都要带领全家到山里去收集蝉蜕。”夏夜的山林里阴暗潮湿,“往身上抹了快一瓶花露水,还是叮得满身包。


”荣慧生的女儿荣容,也爱上了毛猴儿这门艺术,她跟父亲一起工作,希望能把毛猴儿这项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“一定要是过冬的玉兰花骨朵(辛夷),上面的毛才更适合制作毛猴儿。”药店的材料通常只有很少的部分符合要求,他们会到公园和工作人员联系,把冬天修剪掉的玉兰枝收集回家,做成毛猴儿的原材料。




毛猴儿大师荣慧生



荣慧生父女对每种材料都十分珍惜,“现在,我们在城市已经几乎听不到蝉鸣了,寻找蝉蜕要到很远的地方,谁知道有一天,蝉蜕会不会消失,到那个时候,这门艺术也就不能继续下去了。”


也许正因为心中的珍惜,荣慧生父女总是想尽办法把身边的废物利用起来,点石成金,变废为宝。他们的家里,每面墙都是木架,上面放着很多盒子。每个盒子里,都珍藏着他们制作毛猴的宝贵材料。电池的正负极可以变成毛猴儿的碗和盘子,小区里没人要的冬青树的干叶子,就是毛猴儿们的扇子……


每件惟妙惟肖的物件背后,是数不清的奇思妙想,对身边事物透彻的观察,和对生活的热爱。“毛猴儿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是故事,一个小猴子立在那没有什么意思,但是它们讲出的故事,能进入你的心。”



4

传承的希望之光



被海淀稻香湖非遗科学城收藏的《西山晴雪》



荣慧生从小就住在海淀,对于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有着天生的热爱。一日,他动念要把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做出来。那段日子,他常常跑到香山去,一待就是一天,研究山的构造,琢磨作品的布局。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,制作了现在海淀稻香湖非遗科学城里面保存的艺术品。“山体是用泡沫塑料做的,正好应了雪景。下面是踩高跷、跳广场舞的社区群众,欢天喜地,载歌载舞。这不是单纯的一个景色,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。”


毛猴儿是现实主义的作品,没有人的故事也就失去了魂灵。荣慧生喜欢老物件,他的毛猴儿作品里,也透着历史的积淀。“我做的‘一带一路’,是从历史中取材,里面的故事是从钉马掌的铁匠铺生意讲起,因为古代的交通离不开马匹。各色商人、各种贸易的故事,都在这条路上发生了。”“老鼠娶亲”、“农家院”都是他很喜欢的题材。




荣慧生、荣容父女俩都热爱毛猴儿文化



女儿荣容创作的毛猴儿,就和父亲的风格完全不同。这个八零后女孩儿从小学美术,对于毛猴儿创作,她有自己的一套。


“我喜欢做一些当下的故事,比如圣诞节、万圣节主题的毛猴儿,我觉得老东西应该与时俱进,做一些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东西。”她还开始尝试用网络直播教网友们制作毛猴儿,来提升这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。



荣容的制作的圣诞节主题毛猴儿



圣诞树下和南瓜灯旁,或坐或站的小毛猴儿们,完全没有给人违和感,而是多了一份可爱和现代感。父女俩还随着政府非遗进校园的号召,走进了学校把毛猴儿这项艺术教给孩子们。


“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毛猴儿,他们会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把雪人做成大白,还把毛猴儿放进《我的世界》(一款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游戏)”。荣容的儿子也非常喜欢制作毛猴儿,小小年纪就用自己创作的毛猴儿赢得了很多艺术奖项。


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来说,一直都是一个沉重且现实的话题。但随着政府的重视和引导,这个无解的问题似乎有了些许希望。


毛猴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随着荣慧生这样的毛猴儿大师,照亮了下一代的课堂,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,而不仅仅是活在人们的记忆中。


父女俩将毛猴儿带进校园


采访、文、编辑/ 刘小岩

审校 / 张丹

摄影 / 吴嘉莉

部分图片提供  / 荣慧生



更多精彩故事
【故事】中国基层执法者苏晋达:奉法者,强!

【故事】第十四届“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”得主张研:世界会因我而不同

【故事】“滴滴出行”创始人程维: 狼性不改,细嗅蔷薇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